袁御使凯

布衣入拜执金吾,鹤立癯然辩口粗。
白燕沉吟王谢事,乌犍倒载泖峰图。
汤心解网开生路,汉法通经望武夫。
归去徉狂殊自负,当年记得□田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袁御使凯》是清代诗人严遂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袁御使凯》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严遂成,字崧瞻或松占,号海珊,乌程(即今浙江吴兴)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卒于乾隆元年(1736年)。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麒并称为“浙西六家”,是清代诗歌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 诗歌原文
  • 白燕沉吟王谢事,乌犍倒载泖峰图。
  1. 诗意解析
  • 白燕沉吟王谢事:诗中的“白燕”比喻为高洁的文人,他们沉思着历史上王谢两家(即东晋时期的王导和谢安两大家族,因其世代显赫而被称为王谢)的旧事,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政治权力和家族荣耀的反思。
  • 乌犍倒载泖峰图:此处的“乌犍”暗指当时官场中的权贵之人,而“泖峰图”可能指的是某幅具有代表性的画面或是某种象征,暗示了官场的腐败和政治斗争的激烈。
  1. 艺术特色
  • 简洁凝练: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将官场的复杂性和文人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 意境深远:整首诗不仅描写了官场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使得整首诗歌具有了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1. 历史背景
  • 清朝时期: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时期,那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与今天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严遂成通过诗歌抒发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1. 文化影响
  • 文学地位:严遂成作为“浙西六家”之一,他的作品在清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 思想内涵: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严遂成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体现了一种儒家士大夫的责任和担当。

《袁御使凯》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严遂成的思想境界和他对时代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