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伯王骥 其二

战获金牌又虎符,南征未许者蓝和。
桥浮栅外元凶逸,疏置筒中间道过。
败掩为功唐李宓,老当益壮赵廉颇。
江枯石烂无人渡,渔户星星鬼火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靖远伯王骥其二》读解

严遂成,字崧占(一作崧瞻),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初年约1736年左右。他出身于书香门第,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至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最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靖远伯王骥其二》,是清代文学家严遂成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王骥南征未遂的情景。诗中描述战获金牌又虎符,南征未许者蓝和。桥浮栅外元凶逸,疏置筒中间道过。败掩为功唐李宓,老当益壮赵廉颇。江枯石烂无人渡,渔户星星鬼火多。

首句“战获金牌又虎符,南征未许者蓝和”描绘了战争胜利的场景。王骥南征,战获金牌,又得虎符,显示其英勇无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的南征计划并未完全实现。这句诗通过对比战争的辉煌与失败的无奈,展现了战争的真实面貌。

接下来的诗句“桥浮栅外元凶逸,疏置筒中道过。”则描写了战争中的困境。元凶逃脱,王骥只能疏置筒中道过,意味着他无法彻底解决敌人。这种无奈和挫败感,使整首诗的氛围更加沉重。

“败掩为功唐李宓,老当益壮赵廉颇”则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唐代李宓曾败而掩功,表现出高尚的品格;宋代赵廉颇虽年老体弱,但仍能勇往直前,显示出英雄的不屈精神。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人物的英雄气概,还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江枯石烂无人渡,渔户星星鬼火多”则是对战后荒芜景象的描绘。江水干涸,石头烂裂,无人渡越;渔户稀少,只有星星点点的鬼火。这种荒凉的景象,更加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剧性。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胜利、困境、英雄的高尚品质以及战后的荒凉景象,展示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历史画卷。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被其中的英雄形象所感动。他们虽然遭遇重重困难,但他们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和高尚品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伟大和光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