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星已陨燕张王,王不归朝责盛庸。
开壁突来宜缚虎,穿营径去宛游龙。
角声平野星初落,马影长河草正浓。
阃外不闻天子诏,岂因叔父得相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将星已陨燕张王,王不归朝责盛庸。
开壁突来宜缚虎,穿营径去宛游龙。
角声平野星初落,马影长河草正浓。
阃外不闻天子诏,岂因叔父得相容。
《历城侯盛庸》是清代诗人严遂成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盛庸的英勇事迹和他在靖难之役中的角色。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作者介绍:严遂成(1694-1759),字崧瞻,号海珊,浙江乌程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兼文学家,其诗作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麒并称为“浙西六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诗歌原文:
将星已陨燕张王,王不归朝责盛庸。
开壁突来宜缚虎,穿营径去宛游龙。
角声平野星初落,马影长河草正浓。
阃外不闻天子诏,岂因叔父得相容。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建文年间,即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期。这一时期,盛庸作为中央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参与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在战争中,他多次击败朱棣的部队,并在一次战斗中斩杀了多个朱棣帐下的将领。战争结束后,盛庸因其英勇表现而被朝廷封为“历城侯”,食禄一千石,并被任命为总兵官,负责军事指挥。
严遂成的《历城侯盛庸》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对一位英雄的赞颂和对历史的见证。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盛庸的生平和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