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惆怅落花前,自鼓庄盆对逝川。
回首可怜长寂寞,多情信有短姻缘。
游魂永永无归日,极目茫茫似接天。
感旧两行年老泪,每逢寒食一潸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不堪惆怅落花前,自鼓庄盆对逝川。
回首可怜长寂寞,多情信有短姻缘。
游魂永永无归日,极目茫茫似接天。
感旧两行年老泪,每逢寒食一潸然。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十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时年46岁。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四川成都草堂期间所作,反映了他晚年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绪。全诗共五句: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认为人的生命不足百年,却常常忧虑未来。第二句“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表达了诗人想要抓住时光,尽情享受生活的愿望。第三句“为乐应当下,何能待来兹”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及时行乐的主张。最后两句则是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及时行乐的向往。
杜甫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咏史、山水、田园等多个题材,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十二》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