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然巾服儒生,忠肝铁石坚如许。
经天行地,日星河岳,鼎焉终古。
片羽吉光,淋漓喷薄,行间认取。
恐宣和德祐,兴亡过眼,更无物,供残蠹。
几许时穷节苦。
剩天南、黄冠憔悴。
萧条异代,精神相接,泪弹如雨。
慷慨仪型,殷勤护惜,千秋快睹。
料三年忍死,伤心最是,国亡无补。
水龙吟·题文信国公遗像及手札墨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题文信国公遗像及手札墨迹》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词作。这首词以文信国公(即文天祥)为对象,通过描写文天祥在狱中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文天祥忠诚不屈、坚贞不屈精神的赞扬和赞美之情。
词的上阕主要描写文天祥被害前的情形,通过描绘狱中的环境,展现了他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开头两句“云台形胜,想当时、画图曾记”写监狱的地理位置和当年的辉煌景象。接着四句“叹英雄,一去西风,江流千古”抒发了作者对英雄逝去的感慨。最后两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下阕则是对文天祥遗像的描绘和对其手札墨迹的赞赏。开篇三句“望遗像,凛凛堂堂,真堪重九”通过对遗像的描述,表达了对烈士崇高形象的崇敬之情。接下来两句“想当年、挥毫落纸,曾赋凌云壮语”回忆了文天祥当年英勇斗争的场景。最后两句“叹如今、遗像虽在,墨迹俱无”表达了对英雄事迹被遗忘的惋惜之情。
这首词通过对文天祥遗像和手札墨迹的赞美,展现了他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