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郁郁,栖我草堂。
彼其之子,德音不忘。
握手言归,涉其横江。(一章)
横江既涉,载旋其庐。
瓶有旧醅,架有遗书。
山樗可采,泽鲂可渔。(二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白云郁郁,栖我草堂。
彼其之子,德音不忘。
握手言归,涉其横江。(一章)
横江既涉,载旋其庐。
瓶有旧醅,架有遗书。
山樗可采,泽鲂可渔。(二章)
《吏部徐元文别归钱塘后因海寇阻隔岁暮抵燕喜赋二章以赠》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这首诗写于天宝五年(746),当时诗人正在山东兖州任司马。诗中通过描写吏部主事员外郎徐元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豪爽性格。
全诗如下:
吏部徐元文,名位冠三台。
自昔青云路,如今白首来。
吏才非少待,官职欲专推。
莫怪山公醉,平生爱酒杯。
在这首诗中,“吏部”指的是尚书省的六部之一,负责管理官员的任免、考核等事务;“官位冠三台”意味着他的官职很高,位列三台之首,即中央最高级别的官员之列。而“自昔青云路”则是指他之前一直仕途顺利,如同青云直上一般。然而,到了晚年,他不得不因为海寇的阻隔而回到钱塘(今浙江杭州)。
徐元文虽然遭遇了海寇的阻隔,但在抵达目的地时却非常高兴,因此写下了两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杜甫也在这首诗中对他的才华、品德进行了赞赏,并借题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重视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