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望西山

西望见雪山,山雪同一色。
春来雪尽融,山光净如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望西山》是明代诗人陈迁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迁,字二山,番禺人,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举人,官广西浔州知府。陈迁的作品多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文人的生活态度。
  1. 诗歌原文
  • 晨起出西郭,飞盖恣欢游。
  • 芳林喜新霁,倚马听鸣鸠。
  • 瀑布千峰润,穿云一径幽。
  • 崇兰被峻坂,灌木荫丹丘。
  • 背岩花落尽,粤客动春愁。
  • 几欲策高足,栖迹复何求。
  • 饥餐石上芝,渴饮涧中流。
  • 无由弃簪绂,徒自羡留侯。
  • 良辰不易得,莫惜酒盈缶。
  • 归途日已暝,跻攀兴未休。
  • 独有天边月,相随到郡楼。
  1. 作品鉴赏
  • 意境与风格:《春日望西山》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春天西山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中的景物仿佛跃然纸上,令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色之中。
  • 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隐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叹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1. 文化背景
  • 在中国文化中,山水画和诗词往往被视为反映个人情感和志趣的重要载体。《春日望西山》作为明代诗人陈迁的作品,其艺术成就和文化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1. 现代解读
  • 在现代,《春日望西山》等古典文学作品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春日望西山》不仅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文学素养,还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