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四川方伯杨犹龙 其七

海水群飞已有年,共资舟楫涉长川。
一朝星陨文无主,有客魂摇泪若泉。
玉垒锦江闻渡虎,滏阳襄国泣啼鹃。
且亭他日求遗稿,大复空同孰后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四川方伯杨犹龙》是一首由魏裔介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杨犹龙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魏裔介(1612年—1687年),字敬美,号石渠,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康熙年间,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魏”,其诗歌创作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
  1. 作品原文
    彤廷拜舞几徘徊,马渡滹沱过汉台。
    尺牍每询黄发老,笑颜不向黛眉开。
    病吟七发膏肓痛,思迫十年鸿雁哀。

  2. 内容解析

  • 彤廷拜舞几徘徊:描绘了作者在宫廷中忙碌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政务的繁忙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 马渡滹沱过汉台:描述了作者骑马渡过滹沱河,经过汉代的古战场,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感慨。
  • 尺牍每询黄发老:表达了作者对长者黄发老人的关怀,询问他们的健康和生活情况。
  • 病吟七发膏肓痛:描述了作者因病体虚弱而进行的吟咏之作,反映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 思迫十年鸿雁哀:表达了作者因思念而感到的痛苦,如同鸿雁因思念而发出的哀鸣一般。

《挽四川方伯杨犹龙》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悼和怀念之情的诗歌,也是魏裔介文学成就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魏裔介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深刻的观察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