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初春奉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居诗一时作者林立魏子惟度为之首倡惟度名宪闽人也 其三 楼居

断壁红深隔一溪,双丸飞渡自东西。
不将鸠拙思乘凤,欲学鹏抟笑斗鸡。
宝瑟网灰偕燕老,方瞳鹤驾与云齐。
沧桑此处尤分晓,绝意秦川乌夜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癸丑初春奉和大名道心一孔公祖年台八居诗一时作者林立魏子惟度为之首倡惟度名宪闽人也》,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创作的一篇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朝,当时王安石被派往京城担任官,他与同僚们在开封相聚。在这次聚会中,他们共同创作了一首七言律诗,以表达他们的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癸卯年的初春。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世称王文公。籍江宁(今江苏南京),后移居临川(今属江西)。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少习古文,天资高卓,著有《临川集》、《临川集补注》等著作存世;其诗文各体兼擅,尤长于歌行、五律、七绝。王安石为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与苏轼合称“苏王”,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流人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