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孙北海少宰

当代纯心者,如公有几人。
兰亭得秘迹,伊洛是功臣。
花发吟晴日,窗虚度晚春。
邵年能入室,快见辟荆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孙北海少宰》是一首清代的诗作。下面将对该作品的内容、背景以及作者魏裔介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品内容
  • 诗人介绍:这首诗的作者为清代诗人魏裔介,字石生,号贞庵,又号昆林。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诗闻名于世,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其生平经历了清朝初期的政治动荡,但依然保持了文人特有的清高与坚守。
  • 作品原文:当代纯心者,如公有几人。兰亭得秘迹,伊洛是功臣。花发吟晴日,窗虚度晚春。邵年能入室,快见辟荆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读书人和治国者的完美形象。诗中“邵年”指的是有朝一日能够治理国家、清除乱世的英雄人物。
  1. 历史背景
  • 作者经历:魏裔介在顺治三年考中进士,之后在散馆授工科给事中。后来因其与政治上的一些不良势力有所牵连被罢官,但并未因此消沉放弃。康熙年间,他曾官至吏部尚书,最终因党附鳌拜而辞官归隐。
  • 历史评价: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魏裔介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和批评。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个人对理想的追求,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思想,即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1. 文学价值
  • 艺术风格:《赠孙北海少宰》在形式上属于五言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魏裔介作为诗人的语言功底和艺术创造力。
  • 主题意义:此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志向,更深刻地探讨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责任与担当,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与融合。

《赠孙北海少宰》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和哲理意义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