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光宸给谏终养

君奉高堂去,白云归路长。
瓦桥漫野水,花屿度春光。
青琐桐阴寂,皂囊谏草藏。
容城居最近,著述莫相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光宸给谏终养》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祝福的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张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号陶庵、蝶庵、山史。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朝山阴籍,祖居剡中,为东晋名士谢安之后裔,宋丞相越王勾践后裔。张岱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被时誉为“明末四大家”、“浙西派”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极富,著作宏富,据不完全统计达八十多部,留传下来的诗文三百余首。其代表作有《琅琊山》、《西湖》《夜航船》等。
  1. 诗词原文:《送张越青给谏终养归里》是清朝文学家史大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文如下:君奉高堂去,白云归路长。瓦桥漫野水,花屿度春光。青琐桐阴寂,皂囊谏草藏。容城居最近,著述莫相忘。
  2. 诗词解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述朋友离去的场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诗歌还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如“白云归路长”象征着朋友的离去,“花屿度春光”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送李光宸给谏终养》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祝福的古诗,更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智慧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古人对友情、生活和自然的独特见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