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鹤摩空,抵几掀髯豪一世;
翔鸾在道,泣碑掷米艳千秋。
北京谢枋得祠堂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京谢枋得祠堂联》是清代诗人谢光绮所作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不仅是对谢枋得的缅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
在了解对联的背景之前,首先要认识到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谢枋得祠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后街,这是为了纪念南宋时期的抗元英雄、文天祥的同科进士谢枋得而建立的。谢枋得不仅参与了抗击蒙古大军的战斗,还因反对元朝统治而被元军杀害,因此其殉难地成为了后人追忆与敬仰的重要场所。
对联的内容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崇高敬意。上联“惊鹤摩空,抵几掀髯豪一世”,描绘了一幅雄壮的景象,意指谢枋得虽身处逆境却仍能挺立不屈,展现出不凡的英雄气概。下联“翔鸾在道,泣碑掷米艳”则表达了一种悲壮的情感,通过飞翔的鸾凤与流泪的碑石,形象地传达了对谢枋得忠贞不渝、至死不渝的精神的赞美。整副对联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审美追求。
对联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作者情感与思想的抒发。谢光绮作为清代诗人,他的文学作品往往融入了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谢枋得的赞颂,他实际上寄托了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以及对正义和忠诚的推崇。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鼓励着人们在困难面前保持信念,坚守正义。
《北京谢枋得祠堂联》是一首充满文化气息和历史意义的对联,它不仅仅是对一位英雄的缅怀,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通过对这副对联的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感悟文化、体会英雄主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