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感怀二首 其二

旧时同学半应官,愧我疏狂觅食难。
劫火江山犹绮丽,少年意气渐阑珊。
半生落拓张仪舌,万里栖迟阂叔肝。
日暮乡关渺何处,苇花萧瑟北风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武昌感怀二首·其二》是清代文学家金鉴才的作品。这首诗作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深刻思考。

金鉴才,这位清代诗人以独特的文学才华著称,其诗作多反映出那个时代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在这首《武昌感怀二首·其二》中,诗人通过对武昌城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诗中的“旧时同学半应官,愧我疏狂觅食难”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遗憾。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作具有了强烈的时代色彩和社会意义。

诗中的“劫火江山犹绮丽,少年意气渐阑珊”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金鉴才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辉煌景象,感叹时代的无情变迁和个人境遇的凄凉。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记录,更是对个体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诗中的“日暮乡关渺何处,苇花萧瑟北风寒”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北方严寒天气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与无助。这种情感的表达,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金鉴才的《武昌感怀二首·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它不仅反映了清代末年的社会现状,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