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晨即事六首 其二

年华弹指又东风,九十晴光点缀工。
溪径停云拖浅碧,檐花醉日褪深红。
情留燕乳鸠鸣里,春老莺啼蝶怨中。
战伐未销金锁甲,群芳绮丽为谁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晨即事六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时光流逝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缪重熙,清代诗人,对诗歌创作有深刻理解,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1. 诗词原文
    年华弹指又东风,九十晴光点缀工。溪径停云拖浅碧,檐花醉日褪深红。情留燕乳鸠鸣里,春老莺啼蝶怨中。战伐未销金锁甲,群芳绮丽为谁同。

  2. 诗词赏析

  • 春天的景象:诗中的“年华弹指又东风,九十晴光点缀工”描写了春天来临时阳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九十晴光则暗示了春天的温暖和生命力。
  • 自然美的象征:诗句中的“溪径停云拖浅碧,檐花醉日褪深红”通过色彩的运用,展现了春天的色彩斑斓和生机勃勃。云被风拂动,形成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而花木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红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 情感体验:诗中的“情留燕乳鸠鸣里,春老莺啼蝶怨中”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短暂生命的感慨。燕子和蜜蜂在春天里忙碌地飞舞,而鸟儿们则在哀怨中度过了它们的一生。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生命力,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 战争与和平的交织:诗中的“战伐未销金锁甲,群芳绮丽为谁同”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破坏自然美景的忧虑。春天本是百花争艳的时候,但战争使得这些美景无法继续存在,只能让金锁甲这样的武器来代替花朵的美丽。

《春晨即事六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春天景色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时间以及和平的深深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