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徐晴台表丈

声声铃鸽放新晴,此日篷窗倦眼明。
木落西风山骨瘦,潮添夜雨浪痕平。
呼群自是同归鸟,对酒何曾失老兵。
半载追随操几杖,怀人有句动离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徐晴台表丈》是一首表达对亲友深厚情谊的七言律诗,由明代诗人缪述祖创作,旨在怀念其表丈徐晴台先生。《怀徐晴台表丈》原文表达了诗人对徐晴台表丈深厚的思念之情。以下是一些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品简介
  • 作者与背景:缪述祖,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据记载,他的作品以七言律诗为主,可见他对诗歌艺术的精湛驾驭。
  • 创作时期: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可推测此诗可能是在明清易代之际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文人的情感体验。
  • 主题内容: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徐晴台表丈的深切怀念,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友情”主题。
  1. 作品原文
  • 登台不见词人赋,趋府偏思国士恩。二室烟霞招大隐,十年宾客老中原。武昌吹笛樊山宴,谁似风流在楚门。
  •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表丈的敬仰和对其离去的不舍。首两句描述了诗人因未能亲自拜见而感伤;后四句则通过想象表丈在武昌、长安等地的生活情景,寄托了诗人对表丈的深切怀念。
  1. 作品影响
  • 文学价值:《怀徐晴台表丈》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 后世评价:尽管关于该诗的具体评论资料不多,但它在历史上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尤其是在强调友情与忠诚的主题方面。
  1. 相关研究
  • 学术探讨:目前学术界对于缪述祖及其作品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对于明代诗歌的研究则较为丰富。学者们可以从历史、文化、文学等不同角度对该诗进行深入剖析。
  • 现代解读:当代读者可以从更广泛的层面理解这首古诗词,包括它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如如何反映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怀徐晴台表丈》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友情与忠义精神的生动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位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