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海城

振衣上危楼,旭日绚新皎。
凭栏逞流瞩,旷望周物表。
野壑云气生,天空住飞鸟。
断岸啮千尺,波汹浴凫少。
枯草积颓墙,尘烟起林杪。
海色入山青,支流到村小。
万木抱贞心,静候春风晓。
春风有时来,客怀常悄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上海城》是一首现代诗歌,出自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下城市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个人情感与时代的交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及背景
  • 诗人简介: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抒情性强、语言优美著称,深受读者喜爱。
  • 创作动机:戴望舒在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了这首《登上海城》。当时,上海正处于动荡之中,戴望舒通过对城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1. 诗歌内容
  • 意象描绘:诗中的“振衣上危楼”,“旭日绚新皎”,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上海城的早晨景象,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上海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象征意义:《登上海城》中的象征元素丰富,如“断岸啮千尺”可能寓意着时代的艰难和历史的残酷。
  • 语言风格:戴望舒的诗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善于用简洁的词语传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可以看到《登上海城》不仅是一首反映特定历史背景的诗歌,也是戴望舒对个人经历和时代精神的一次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