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江都熊明府 其二

使君高谊重,垂爱谪臣多。
膏雨含山泽,春风下薜萝。
黄龙天际戍,白眼醉中歌。
倘遂生还愿,当轩涕若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江都熊明府·其二》是清代诗人戴梓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诗人简介
  • 戴梓,字文开,清代浙江钱塘人。他通天文算法,能自制火器,是位多才多艺的学者。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秋色满天涯,清尊对月斜。
    一生交有道,万里泣无家。
    侠岂污能减,诗因老去赊。
    高城当韨隐,箕踞啸龙沙。
  • 译文:秋天的景色遍布天边,对着月亮举起酒杯,我独自饮酒。
    我与世相交道义高尚的朋友很多,但远离家乡在外漂泊,只能泪洒天涯。
    我行侠仗义的品格岂能被世俗污染所减损?
    我的诗才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变得越发稀薄。
    站在高处俯瞰城池,似乎隐藏在尘土之中,我只能像古人一样箕踞在龙沙之地,吟唱着悲歌。
  1. 诗意赏析
  • 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以及自己孤独凄凉的处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诗人抒发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情感。
  • 诗人通过对比“一生”与“万里”,表达了自己在异乡漂泊的无奈与悲伤;通过“泪洒天涯”和“箕踞啸龙沙”,形象地展现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助。
  • 诗人以“高城当韨隐”形容自己隐居于世外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1. 诗歌创作背景
  • 诗作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初年的动荡时期,当时三藩之乱尚未完全平息,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戴梓作为一名有志之士,虽然身处朝廷之外,但仍心系国家安危,希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 《寄怀江都熊明府·其二》作为戴梓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他在政治思想上的高洁品质,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

《寄怀江都熊明府·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诗作。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忠诚、爱国和自我修养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