潋滟银河低玉绳。
婵娟弦月挂西塍。
舟移畏垒亭前泊,遥忆书帷障蜡镫。
竹枝词 其五十五 和王凤喈韵六十首
介绍
“竹枝词·其五十五·和王凤喈韵六十首”是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的作品。
《竹枝词·其五十五·和王凤喈韵六十首》是钱大昕在乾隆年间所作,当时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诗歌创作上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从文学形式上看,这首诗歌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竹枝词作为我国古代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词体,通常以歌唱的方式表达民众的生活情感和社会风貌。钱大昕的这首作品继承了这一传统,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和渔家的生活,生动地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渔民的生活状态。诗中对潮声、烟树、渔子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对自然的热爱。
从艺术手法上看,该诗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如“练祁秋涨接空蒙”,“望里微茫是海东”,这些形象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此外,通过对渔船、渔夫生活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及其与大自然的关系,这种表现方式既深刻又感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自然观的重视。
从历史价值和影响来看,钱大昕的这首作品不仅是其个人文学创作的代表,也是清代文人对传统诗词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展示了清代中期诗歌的风貌,也为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同时,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竹枝词·其五十五·和王凤喈韵六十首》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是钱大昕个人才华与学识的体现,是清代文人对传统诗词艺术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创新。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美,还能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