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寓斋偶然作 其三

人言百王融,不如一系宗。
王俭预顾命,岂能及茹公。
何怪任彦升,低头谢梅虫。
梁皇起博士,手刱大业崇。
卅年断房室,分桃非意中。
朱异纵云异,生犀有何功。
菱花不返㷖,翻嗤汉邓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陵寓斋偶然作·其三》是清代诗人钱大昕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下面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钱大昕(1728年-1804年),字晓徵,号竹汀,晚号潜研主人,江苏嘉定(今上海黄浦区)人,清朝著名学者、金石学家、史学家。他的诗作以典雅著称,尤其擅长咏史怀古,其作品多反映了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1. 文学风格
  • 钱大昕的诗歌风格严谨而不失文采,善于用典,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他的作品中常融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时代变迁的哲思,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1. 诗词内容
  • “北水如英雄,三伏气乃吐。常时出人胯,衣带策马渡。”描述了长江北岸的水势如同英勇的英雄,夏日炎热时江水依然奔腾不息。这反映了钱大昕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描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江河水的赞美和敬畏。
  • “郁郁长千里,萧萧石子冈。六朝多贵人,地下埋黄肠。”描绘了长江岸边连绵起伏的景色,以及六朝时期众多贵族的墓地。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钱大昕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也透露出他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 “风流晋王谢,威武明徐常。”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文人晋王谢安和明臣徐霞客。这些描述体现了钱大昕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尊重,以及对文人风采的赞赏。
  • “何怪任彦升,低头谢梅虫。梁皇起博士,手刱大业崇。”则通过“任彦升”的故事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同时提及了梁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展现了钱大昕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评价。

《金陵寓斋偶然作·其三》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历史知识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钱大昕的文学成就,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