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戒聚财,孟氏辟言利。
讵有桑孔徒,可赞唐虞治。
介甫好大言,藉以售诈伪。
卵翼诸少年,倾险败国事。
公然配尼山,俯视游夏辈。
非据那可常,增我千载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大学戒聚财,孟氏辟言利。
讵有桑孔徒,可赞唐虞治。
介甫好大言,藉以售诈伪。
卵翼诸少年,倾险败国事。
公然配尼山,俯视游夏辈。
非据那可常,增我千载喟。
“斋中无事兴到辄书数字其五”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唐顺之的作品,出自他的文集《文编》。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一字致尧,号荆川,南直隶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明朝著名散文家、政治家。他曾任南京礼部尚书等职位,因反对张居正的专权而被罢官,归隐家居,后又被起用,但不久又遭贬斥。他一生著述颇丰,其中《文编》是他最重要的一部文集,收录了他在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至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间所写的作品。
这部文集共分六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朴实无华,体现了唐顺之对于时政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切。在这部作品中,“斋中无事兴到辄书数字其五”是其中的一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于闲居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文章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作者在家中无所事事时的心态,以及对国家大事的思考。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唐顺之的思想风貌和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