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任昉传

太行何崔嵬,世路更崭绝。
乐安任公子,海内之髦杰。
骑兵呼天子,文笔冠同列。
咄嗟起风云,朱紫出唇舌。
冠盖纷相望,坐上皆名哲。
人称龙门游,并集兰台辙。
清谭剧夜分,开樽酒同啜。
刻烛赋诗成,击钵响随灭。
数子皆南金,能令公喜悦。
盛衰会有时,风花随转瞥。
一麾新安守,高朋成永诀。
投尽绿沈瓜,满坐为哽咽。
门庭鸟雀罗,琴书蠹鱼齧。
白杨冷萧萧,藐孤走霜雪。
伤哉匹练裙,朔风凛以冽。
当时把臂友,骄马嘶金埒。
挥手长揖去,夷然若不㞕。
呜呼市道交,何异剑首吷。
所以朱公叔,长与故人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任昉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其诗歌和骈文著称。《读任昉传》一文中提到了任昉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接下来将详细介绍任昉的生平、作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 生平简介
  • 任昉(460~508年),字彦升,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他自幼聪颖,八岁便能写文章。十六岁时,他被刘宋丹阳尹刘秉聘为主簿,后被朝廷征召。在南朝宋、齐、梁诸朝,任昉都担任过官职。
  1. 作品与贡献
  • 诗歌:在诗歌方面,任昉追求典故的运用,形成了以学问入诗的特点,其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虽然他的诗歌风格可能不如同时代的其他诗人那样优美浑融,但他的作品仍然展现了其文学才华。
  • 骈文:任昉的骈文在其所处的时代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尽管与庾信相比,他的骈文风格可能稍显不同,但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他的作品已经显示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 历史评价
  • 任昉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学作品上,还体现在他对文学事业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上。作为“竟陵八友”之一,他在当时的文人圈子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读任昉传》不仅是一篇介绍任昉生平和作品的文章,更是一部展现其文学才华和影响力的作品。通过对任昉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