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性之赴官淮南

桃花水初暖,送子度芦沟。
春风三千里,直达清淮流。
才名重入洛,五试不见收。
折腰就簿领,龌龊岂自由。
先师读水经,丹铅手校雠。
补注极精核,功与桑郦侔。
子今到河干,三策当借筹。
家学寻坠绪,吏治宏远猷。
会看囊脱颖,讵有杯胶舟。
河鲤书尺半,萛忘寄轻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性之赴官淮南》是清代诗人钱大昕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送别友人的心情和对友人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具体分析:

  1. 作者背景
  • 生平介绍:钱大昕,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人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少詹事,旋引疾归,不复出。
  1. 诗歌原文
  • 桃花水初暖,送子度芦沟。
  • 春风三千里,直达清淮流。
  • 才名重入洛,五试不见收。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写:诗中通过桃花水、春风等自然景色描绘,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氛围。
  • 情感表达: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祝福和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望与期待。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诗句用词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钱大昕诗歌的严谨与深刻。
  • 象征意象:如“桃花水”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春风三千里”则暗示友人前程似锦、远大。
  1. 历史文化影响
  • 历史地位:作为清代文人,钱大昕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而且在教育和文化传播领域也有着重要贡献。
  • 文化传承:他的诗歌和学术成就对于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1. 现代意义
  • 人生哲理:诗中的“才名重入洛”,意味着深厚的学识和才华能够被社会所认可和重视。
  • 人生启示: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不懈的努力,同时也要保持谦逊和自律。
  1. 结语
  • 总结评价:《送王性之赴官淮南》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饱含深情的文学作品,展现了钱大昕深邃的文学造诣和对友情的珍视。
  • 学习借鉴:读者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送王性之赴官淮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通过学习和鉴赏这样的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