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四日入邳州境

水急沙深两岸弯,经旬不见髻螺环。
推篷一笑真难得,目送邳州几点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黄河四日入邳州境》是诗人钱大昕的作品。该诗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在渡过河流时的心情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人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散馆授编修,官至少詹事,不复出。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三书院,有《潜研堂文集》。
  • 《渡黄河四日入邳州境》作于其任上期间,反映了钱大昕在公务之余游历自然景观时的所见所感。
  1. 诗歌原文
    水急沙深两岸弯,经旬不见髻螺环。
    推篷一笑真难得,目送邳州几点山。

  2. 诗歌赏析

  • 水急沙深两岸弯:描绘了黄河水流湍急、河床沙石堆积的特点,展现了河流的险峻与壮观。
  • 经旬不见髻螺环:形容河水流速之快,以至于长时间内难以见到水面平静如髻螺环的景象,体现了黄河水势的汹涌澎湃。
  • 推篷一笑真难得:表达了诗人在渡河过程中因风景优美而心情愉悦的情景,推篷笑指乘坐船只时推开船篷欣赏沿途风光。
  • 目送邳州几点山:描述了诗人在黄河边远望时,看到邳州的几座山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钱大昕的《渡黄河四日入邳州境》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诗作。通过对黄河水势的描绘和对邳州山水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