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庄丈室散花图 其四

法门不二悟如何,结习多生佛所诃。
何事灵山诸弟子,一身容易着花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西庄丈室散花图·其四》是清代诗人钱大昕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述毗邪一室的静谧环境与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佛理的理解及对世事洞察的智慧。以下是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毗邪一室静无朋,十笏量来了不增。
    为有散花天女在,此生判作在家僧。
  2. 诗的意象解析
  • 毗邪一室:毗邪是古代对寺院的一种称呼,一室指的是寺院中的一间小屋,通常作为僧人修行之地。这里的“毗邪一室”可能暗示了诗人身处一个清静、远离尘嚣的环境。
  • 静无朋:“静”表达了一种宁静的状态,没有干扰和喧嚣;“无朋”表明这个环境是孤立且自足的。
  • 十笏量来了不增:这描述了诗人对于物质拥有量的淡然心态。在古代,笏是官员用于记事的小木牌,而“十笏量来了不增”意味着即使拥有再多也不会感到满足。
  • 为有散花天女在:这里的“天女散花”是一个佛教故事中的场景,象征着美好和祥和。诗人在这里可能用它来比喻自己内心的平和与纯净。
  • 此生判作在家僧:这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自己将一生都奉献给修行,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
  1. 诗歌主题思想分析
  • 《题西庄丈室散花图·其四》反映了诗人对于佛理的深刻理解与体悟。诗中的“为有散花天女在,此生判作在家僧”一句,揭示了作者认为世间的一切纷扰都可以像散花天女一样超越,从而获得心灵的解脱与平静。
  • 通过对毗邪一室和十笏量来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修养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简单与满足,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的超脱与宁静。
  • 此诗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比生前与死后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度思考,即人应当珍惜当下,追求精神上的升华而非仅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

《题西庄丈室散花图·其四》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诗作,更是一首富含深意、反映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作品。通过细致的解读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佛理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于生活、人生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