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祠 其一

棘门霸上两营分,细柳堂堂独不群。
大慰君王拊髀意,竟收颇牧作将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周亚夫祠其一》是清代诗人钱大昕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周亚夫英勇与智谋的赞美。这首诗作于乾隆十九年(1754),当时五十岁的钱大昕已经担任过多个官职,包括编修、少詹事等,并曾主掌钟山、娄东、紫阳书院。在诗中,他通过描写周亚夫在细柳营的形象,赞颂了其忠诚和智慧,同时表达了他对君王的忠诚与期望。以下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
  •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一字及之,号辛楣、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人。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经学家,精通多种学问,如经史、金石、文字、音韵、天算、舆地等。他的学术成就在当时享有盛名,被时人誉为清第一。
  1. 诗歌原文
  • 棘门霸上两营分,细柳堂堂独不群。
  • 大慰君王拊髀意,竟收颇牧作将军。
  • 羽书朝奏未央宫,大将兵屯细柳东。
  • 阃外不闻天子诏,六飞先驻壁门中。
  1. 诗歌赏析
  • 形象描绘:诗中的“棘门霸上两营分”描绘了周亚夫在军营里的地位,以及他与众不同的气魄和才能。而“细柳堂堂独不群”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与众不同的卓越品质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 情感表达:通过对周亚夫的赞美,诗表达了诗人对其忠诚与智慧的敬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领导者的期望。诗人希望君王能够信任并重用像周亚夫这样的杰出人才。
  1. 历史背景
  • 周亚夫简介:周亚夫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他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在诗中提到的“羽书朝奏未央宫”,描述了西汉时期军情紧急时朝廷的紧张情况,而周亚夫作为太尉,能够在荥阳坚守不出战,体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 孝文帝遗命:诗中提及的“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反映了孝文帝对周亚夫的高度信任和期望,这也是钱大昕通过诗歌向读者传达的核心信息之一。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钱大昕在这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将军队比作营寨,将周亚夫比作军中的主帅,这些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艺术内涵和强烈的视觉效果。
  • 语言特色: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成语,如“拊髀”表示急切期待,“颇牧”指吴王孙权,这些都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词汇,但钱大昕却赋予了它们新的含义和情感色彩。
  1. 社会影响
  • 后世评价:钱大昕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文学爱好者都对这首诗进行了研究和传颂,认为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 教育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更具有深刻的教育和启示意义。钱大昕的这首诗通过赞美忠诚和智慧,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钱大昕的《周亚夫祠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情的作品,更是一幅展现历史风云和个人抱负的画卷。通过对周亚夫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的英雄情怀和对国家忠诚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对历史的反思。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