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小松郡丞得碑十二图 其二

石室遗文甲乙题,紫云山迥吐虹霓。
笑它嗜古洪丞相,足迹何曾到济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黄小松郡丞得碑十二图·其二》是明代文学家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于山阴故又称阳明子,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的创立者,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王阳明在江西平定宁王叛乱后,被召回京城,途中经过江西的南康时,偶见一松树苍劲挺拔,便命手下的文人写下一篇颂扬其精神品质的诗文。王守仁作为当时的朝廷官员、儒学宗师之一,对于这样的作品自然不能不予以重视和欣赏。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首七律来表达对这棵松树的赞美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题黄小松郡丞得碑十二图 其二

苍皮老干古龙蟠,翠叶修柯玉笋班。
何似此君无一点,尽教天下共清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苍劲的老松,它的树干如同龙蟠一般古老而威严,枝叶繁茂,宛如白玉般晶莹剔透。它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为世人带来了清新愉悦的心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