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作三秋别,难逢一晌缘。
官斋仍咫尺,旧雨欠缠绵。
直干茶山树,清流惠麓泉。
偶舒经济手,便有颂声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巳作三秋别,难逢一晌缘。
官斋仍咫尺,旧雨欠缠绵。
直干茶山树,清流惠麓泉。
偶舒经济手,便有颂声传。
《过常州不见冯康斋留寄》是清代诗人钱大昕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全文如下:
巳作三秋别,
难逢一晌缘。
官斋仍咫尺,
旧雨欠缠绵。
直干茶山树,
清流惠麓泉。
这首诗的作者是钱大昕。钱大昕(1728年—1804年),字晓征,一字同缙,号竹汀,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金石学家和音韵学家。他与赵翼、翁方纲并称为“乾嘉学派”三大家,在清代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诗中“巳作三秋别”,指作者与冯康斋分别已有三年之久;“难逢一晌缘”,则表达了作者对此次相遇机会的珍重与不易。“直干茶山树,清流惠麓泉”,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诗人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身高洁情操的追求。
《过常州不见冯康斋留寄》是钱大昕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的生活情趣与思想追求。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钱大昕及其时代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