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湖山庆云寺

未入羚羊峡,先攀鹳鹤巢。
清流出云外,古寺挂林梢。
石瘦森奇鬼,泉飞散薄绡。
偷闲成独往,私署次山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顶湖山庆云寺》是诗人钱大昕创作的一首诗,其内容涉及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顶湖山庆云寺》:

  1. 创作背景:《顶湖山庆云寺》的创作时间及作者身份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诗作的作者是清朝的诗人钱大昕,字晓征,号竹汀,出生于嘉定(今属上海),是一位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的学者,后来担任过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职。钱大昕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还曾主讲钟山、娄东、紫阳三书院,并著有《潜研堂文集》。

  2. 诗歌内容:诗中的“清流出云外,古寺挂林梢”描绘了庆云寺周围自然景色的壮丽,以及寺庙建筑的独特位置。而“石瘦森奇鬼,泉飞散薄绡”则形象地表现了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幽静和美丽。

  3. 历史演变:庆云寺的建立和名称变迁也是诗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据记载,该寺最初为莲花庵,后由栖壑大师易名为庆云寺,以纪念山顶湖先出云的景致。

《顶湖山庆云寺》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寺庙风景的诗歌,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广东佛教文化以及肇庆地区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和宗教建筑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