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秋阴淡夕阳,鲈鱼消息渺江乡。
纷披楚畹兰丛秀,冷落淮南桂蕊黄。
载酒几过池上彴,检书频拂箧中香。
高唐丽藻元无敌,此日风流属省郎。
次韵奉和使院即事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奉和使院即事韵》是明朝诗人何巩道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与期盼。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在于金貂七叶旧家声的何巩道因应征而入京,在皇城的翰林院中,他目睹了朝政的繁荣景象及自身的政治抱负,于是写下了这首次韵奉和使院即事的作品。
诗的开篇就描绘了何巩道的家族荣誉,金貂七叶代表着高官厚禄和崇高地位,而“心在三湘水共清”则表明了他虽然身处京城,但内心仍旧保持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的转变,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许多官员的普遍心态。
诗中“鲸浪静时夸柱石,雪花飞处待调羹”两句则巧妙地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期望。鲸浪静时,喻指国家安定,自己作为国家的栋梁,能够发挥其作用;而雪花飞处,暗示自己虽身居高位,但仍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时刻准备为国家出力。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理想。
“南来岭树皆含润,北望燕云又送行”一句,则进一步将目光投向远方。岭树含润,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而燕云又送行,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关切。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深沉而富有力量。
《次韵奉和使院即事韵》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与抱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历史色彩和政治寓意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