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岳降神,建补天浴日元勋,俎豆蒸尝,旷典迈鸡鸣十庙;
以劳定国,增钟阜石城名胜,香花尸祝,斯人比龙卧千秋。
曾国藩祠联
介绍
《曾国藩祠联》是由薛时雨创作的一副对联,悬挂于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求阙斋藏书楼一楼八方门两侧。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薛时雨高超的文学造诣,也深刻表达了对曾国藩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下面将详细解析这副对联:
作者简介: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是清朝末年的一位重要文人。薛时雨在咸丰三年癸丑(1853)中进士后,历任杭州知府等职。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涉足诗、文、词等多种文体的创作。他的诗作《藤香馆诗删存》便是其代表作之一,显示了他在诗歌领域的卓越成就。
对联内容解析:《曾国藩祠联》由两部分组成,上联“维岳降神,建补天浴日元勋”和下联“以劳定国,增钟阜石城名胜”相呼应,既彰显了曾国藩的功德,又体现了对其功绩的高度赞扬。上联中的“维岳降神”指的是维护天地秩序,“建补天浴日元勋”则是说曾国藩如神明一般建立功勋。下联“以劳定国”,意指通过勤劳来确立国家的基业,“增钟阜石城名胜”则是指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化背景:曾国藩作为清末民初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人物,他的一生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争议的评价。然而无论是赞誉还是批评,他都以其坚定的忠诚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记忆。《曾国藩祠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代表了人们对曾国藩个人的评价,也是对他历史地位的一种肯定。
历史影响与评价:据记载,毛泽东当年日记里曾抄录了不少湖南老乡曾国藩的楹联,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表明在当时,曾国藩的楹联创作不仅受到了广泛的认可,还影响了诸多湖湘名家的文学创作。
《曾国藩祠联》作为一副对联作品,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这副对联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