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青县书所见

小邑尚弦歌,维舟偶见过。
浪游偏我惯,赛会到春多。
日暖风仍细,沙平路不颇。
牛车载村女,乘兴复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过青县书所见》是潘乃光创作的一首描写小邑风情的古诗。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小村庄的日常景象。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潘乃光(1844-1901)字晟甫,广西荔浦人,同治四年(1865年)举人,游幕于山东,累功升至山东候补道。他的一生虽不算显赫,但他的作品却深受后人的推崇与喜爱。其代表作有《榕阴草堂诗草》,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 诗歌内容:《舟过青县书所见》全文如下:“小邑尚弦歌,维舟偶见过。浪游偏我惯,赛会到春多。日暖风仍细,沙平路不颇。牛车载村女,乘兴复如何。”诗句中“小邑尚弦歌”表达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怀念;“维舟偶见过”则描绘了诗人偶然间停船游览的情景;“浪游偏我惯”透露出诗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赛会到春多”描述了春天里乡村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日暖风仍细”则营造了一个温暖舒适、宜人的环境;“沙平路不颇”则形象地描绘了道路平坦宽阔的景象;最后,“牛车载村女”,以牛车载着村女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使整个诗作更加饱满生动。

  3. 艺术特色:《舟过青县书所见》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诗人善于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景象浓缩在简短的句子之中。其次,诗中巧妙地使用了许多细节描写,如“日暖风仍细”、“沙平路不颇”,这些细腻的观察使得整个场景跃然纸上。再次,诗人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例如,通过与城市繁华的对比,突出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舟过青县书所见》不仅是潘乃光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之美和文化之深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