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好,一段碧云天。
陶器鬻来仙佛像,水租收得藕菱钱。
吾欲买溪田。
沉吟久,有水恨无山。
云碓自舂非御米,烟波虽美欠吴船。
久住也堪怜。
双调望江南 其二 别磁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调望江南 其二 别磁州》是清代诗人樊增祥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述了磁州的美景与人文,以及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诗:
作者介绍: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及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号云门。他曾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等职,并参与辛亥革命,后避居沪上,直至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诗歌原文:磁州好,一段碧云天。陶器鬻来仙佛像,水租收得藕菱钱。吾欲买溪田。沈吟久,有水恨无山。云碓自舂非御米,烟波虽美欠吴船。久住也堪怜。
作品赏析:《双调望江南 其二 别磁州》以其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捕捉了磁州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诗中“磁州好”三字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而“一段碧云天”则描绘出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里的宁静与美好。接着,作者以“陶器鬻来仙佛像”和“水租收得藕菱钱”展现了磁州丰富的物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提到“吾欲买溪田”,流露出作者对这块土地的深厚情感和美好愿景。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赞美,而是通过“有水恨无山”表达了对地理环境的遗憾,这既是对磁州地理特色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最后一句“久住也堪怜”则深刻表达了作者对长久居住此地的情感态度,既有留恋也有不舍。
通过对《双调望江南 其二 别磁州》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这首词不仅展示了磁州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