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外二首 其二

我娱亲老手调羹,君向书田莫懒耕。
素志原非望温饱,男儿分合立功名。
转怜切责牛衣话,翻少柔肠鸿案情。
旅馆有谁来共语,朝朝应忆听鸡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外二首 其二’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远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担忧的文学作品。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蓬姐(1940年8月—),女,福建长乐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学学历。她是中国作协第四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馆特约研究员等。
  1. 诗歌原文
    雁影云踪隔峰岚,计程书到月经三。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2. 诗歌内容

  • 此诗为《寄外二首》中的第二首。此诗通过描述雁影云踪和计程书的到来,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人以“雁影云踪”象征亲人的离去,“计程书到”则暗示着诗人与亲人之间的联系和距离感。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以及对亲人深沉的爱。
  •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诗中“酿花天气春愁重”表达了诗人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的忧愁加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而深刻。
  1. 诗歌赏析
  •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雁影云踪”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雁影云踪”象征着亲人的行踪不定,而“计程书到”则意味着诗人与亲人之间的距离感和距离带来的思念。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情感色彩,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诗人通过“万斛离愁尽耐担”这句话,表达了自己面对离别和思念时所承受的情感压力。这里的“万斛离愁”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中无尽的忧愁和思念,而“尽耐担”则表明诗人能够承受这一切并坚持下去的决心和勇气。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展示了诗人坚强的精神风貌。
  1. 艺术特色
  • ‘寄外二首 其二’采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简洁而又富有节奏感,使得诗歌易于朗读和记忆。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亲人深沉的思念和关爱。

‘寄外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关心,还通过深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艺术手法,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