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集唐八首 其二

何处春阳不断肠,露如轻雨月如霜。
十年失落虽知己,一夜征人尽望乡。
苦恨亲交多契阔,可怜天气好年光。
辞劳暗逐花枝尽,怪得东风迸异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集唐八首 其二”是清代诗人刘荣奎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刘荣奎(1789-1841),又名刘鼎椽,字翼唐(一名翼堂),号蘅矼,无锡人。家世业儒,早有颖悟,留意经籍,不屑屑于俗士揣摩之意。性耽吟咏,然困于场屋多年。他的生平和性格都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2. 诗歌原文
    何处春阳不断肠,露如轻雨月如霜。
    十年失落虽知己,一夜征人尽望乡。
    苦恨亲交多契阔,可怜天气好年光。
    辞劳暗逐花枝尽,怪得东风迸异香。

  3. 诗歌解析

  • 何处春阳不断肠,露如轻雨月如霜: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阳、露水、月亮等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断肠”表达了诗人的深切情感,可能是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或是对于亲人离合的感慨。
  • 十年失落虽知己,一夜征人尽望乡:这句话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十年的岁月虽然让彼此之间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战争的召唤使得他们不得不分离,夜晚的月光下,所有的征人都在思念家乡。
  • 苦恨亲交多契阔,可怜天气好年光:这句表达了对亲友离散的哀叹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尽管亲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由于战争等原因被迫分离,让人感到无比的惋惜和心痛。
  • 辞劳暗逐花枝尽,怪得东风迸异香:这里描写了春天的景象,百花盛开,花香四溢。然而诗人却选择了离开,可能是因为厌倦了战争的辛苦,或者是想要寻找新的生活。这种选择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寄怀集唐八首 其二》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受到后世读者的喜爱,更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