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七 杂咏

江南好,最忆二泉亭。
远树倪迂新色画,清茶陆羽旧时经。
塔影锡山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江南·其七·杂咏》是宋代诗人刘琬怀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江南风物和历史的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刘琬怀,字文叔,号南溪,生于宋朝,是一位有才华且多才多艺的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在史书上有所记载,但详细内容已无从查证。
  1. 诗歌原文解析
  • 《望江南·其七·杂咏》全文如下:

江南好,最忆二泉亭。
远树倪迂新色画,清茶陆羽旧时经。
塔影锡山青。

  • 诗中描绘了江南美景,尤其是“二泉亭”这一景点,展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
  • “远树倪迂新色画”形容远处的树木色彩斑斓,如同一幅美丽的画作。
  • “清茶陆羽旧时经”则是指品尝清茶的过程,陆羽为唐代著名茶叶专家,此句意味着品味古法泡制的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 “塔影锡山青”则是对锡山(位于江苏苏州)上的一座古塔的描述,塔影映衬着青山,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1. 艺术特色分析
  • 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在形式上,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遵循了古典诗词的格律要求,每个句子都力求简洁明了,易于传颂。
  • 刘琬怀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1. 文化价值与影响
  • 《望江南·其七·杂咏》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风气、审美观念以及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该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如对自然的敬畏、对历史的尊重等。
  •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首诗依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可以启示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刘琬怀的《望江南·其七·杂咏》不仅是一首描绘江南美景和历史文化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文化的传递。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