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岩书屋落成

隙地封泉石,都由漫兴成。
数峰当户秀,一鉴入帘清。
桐引春云曙,荷翻夏日明。
老亲杖履适,指点肖沧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紫岩书屋落成》是清代刘焘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屋落成的欣喜之情。《紫岩书屋落成》是一首充满文人墨客情感与文化气息的诗作,反映了作者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以及对读书环境的赞美。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创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 刘焘:他是清代的诗人,他的创作涵盖了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刘焘的诗歌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哲理思考见长,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 诗作内容与风格:《紫岩书屋落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屋的环境之美,以及读书人在此静心研读的情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刻画和对阅读氛围的渲染,传达出作者对知识的尊崇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1. 诗句解读与艺术表现
  • 隙地封泉石:这句诗描绘了书屋四周被泉水石景环绕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感觉。
  • 数峰当户秀:描述山峰秀丽,如屏风一般立于书屋之侧,增添了书屋的庄严与神秘感。
  • 一鉴入帘清:指窗外的水面清澈透明,仿佛一幅画卷映入帘前,为书屋增添了一份静谧之美。
  • 桐引春云曙,荷翻夏日明: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晨光中梧桐树的影子投射在窗前,荷花在夏日阳光下摇曳生姿的画面,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美。
  1. 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 绵竹紫岩书院:紫岩书院是绵竹市的历史遗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个读书的地方,也是蜀川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 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杨锐曾在这里求学,并参与过重要的政治改革活动——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刘焘的《紫岩书屋落成》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凝聚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敬仰以及对和谐生活环境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它是理解清代文人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