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桃源隐菜馆联

乡味殊佳,莫恋江东饱莼菜;
人间何世,偶从海上得桃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海桃源隐菜馆联》是清代诗人刘树屏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他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理想境界。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作背景:刘树屏的《上海桃源隐菜馆联》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具体时间不详。该诗可能是在上海湖南人所营的桃源隐菜馆悬挂的对联,用以表达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赞美。
  2. 诗篇内容:诗的第一句“乡味殊佳,莫恋江东饱莼菜”,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美味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故乡江东的眷恋之情。第二句“人间何世,偶从海上得桃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世界的向往,认为只有在海上才能找到像桃花源那样的避世之地。
  3. 艺术特点:《上海桃源隐菜馆联》在形式上简洁明快,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整首诗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

在现代社会,人们虽然不再像古人那样追求隐逸的生活,但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却依然存在。在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寻找一种平衡,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愉悦。《上海桃源隐菜馆联》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追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纷扰的世界时,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去寻找和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可以发现《上海桃源隐菜馆联》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借鉴的方向。在现代社会,人们或许无法像古人那样完全逃离现实,但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桃源”和“莼菜”,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安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