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歌辞 其三

有言未尽中心曲,长条难系斑骓足。
望中不见远行人,河桥摇曳伤心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折杨柳歌辞 其三》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五言绝句,由元朝的李昱创作。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的佳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本篇原列《折杨柳歌辞》第四,当时创作“鼓角横吹曲”歌词的主要是鲜卑族和北方其他民族的人民。这首诗的意境优美,通过描写孟津河边的柳树,抒发了作者作为异族子民的孤独和对故乡的眷恋。
  2. 作者简介:李昱,字文叔,是元朝的一位学士。他的作品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在诗歌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元朝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展现了元朝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3. 主题思想:《折杨柳歌辞 其三》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离别的忧伤。通过对孟津河边杨柳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依依不舍。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非常常见的,它触动了人们的共通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经典之作。
  4. 艺术特色:李昱的《折杨柳歌辞 其三》在艺术表现上有独到之处。首先,在语言运用上,他采用了质朴而真挚的口语化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亲切感;其次,在结构安排上,这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紧凑而富有韵律感,使得诗歌更加易于传唱和记忆。

《折杨柳歌辞 其三》不仅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而显得尤为珍贵,更因其深邃的情感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不朽的文化瑰宝。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