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九夜四鼓 其二 (丁未)

月意诚太孤,耿耿终无语。
碧落在窗前,徘徊吾与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月十九夜四鼓 其二 (丁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静思、独坐,与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进行交流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月亮、星星、云朵等元素以及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思考。

诗人以“月色”开篇,营造出宁静、淡雅的氛围。接着,诗人运用“星斗”来象征人生中的起伏和变化。他通过观察星星和云朵的变化,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与思考。

诗中的“独坐”一词也体现了诗人独自面对人生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不仅来自外在的环境,更源于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诗人在独坐中反思生命的意义,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诗人以“何人知我”收尾,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种孤独感不仅是由于外界环境造成的,更是由于诗人自身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三月十九夜四鼓 其二 (丁未)》这首诗通过描绘月亮、星斗、云朵等自然景象,以及诗人独自面对人生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