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林母元太夫人诗

青鸟昨夜重寄语,群仙正宴西王母。
蟠桃子熟岁三千,金盘捧出红似藕。
瑶池波静月溶溶,云璈迭奏落天风。
东皇远望咥其笑,㷸㷸紫电流长空。
华胥未返黄粱熟,推枕菀然一梦中。
君不见莱彩翩翩竞祝嘏,筵前幻作旋风舞。
镂屏制锦各徵诗,今古流传能几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林母元太夫人诗》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郑国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作者对宇宙、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下面将围绕这首诗进行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郑国藩,字晓屏,自号尘外尘居士,普宁人,常居潮安,遂为潮安人。他是一位有深厚佛学修为的诗人,晚年修持了佛道。
  • 诗作创作时间: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根据诗中的“青鸟昨夜重寄语”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特殊情境下被创作出来的。
  1. 诗歌原文
  • 诗作原文:青鸟昨夜重寄语,群仙正宴西王母。蟠桃子熟岁三千,金盘捧出红似藕。瑶池波静月溶溶,云璈迭奏落天风。东皇远望咥其笑,㷸㷸紫电流长空。华胥未返黄粱熟,推枕菀然一梦中。君不见莱綵翩翩竞祝嘏,筵前幻作旋风舞。镂屏制锦各徵诗,今古流传能几许。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寿林母元太夫人诗》中描绘的仙境景象,如“蟠桃”、“瑶池”等元素,不仅富有神话色彩,更蕴含着对长生不老、超越世俗的美好向往。这种对超脱现实的追求,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哲学思想。
  • 象征手法的使用:诗中的“青鸟”、“群仙”、“西王母”等元素,都象征着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存在。通过这些象征,诗人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幻想的世界,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思考。
  • 哲理性:《寿林母元太夫人诗》不仅仅是一篇描绘自然景观的作品,它还包含了深刻的哲理性思考。例如,“华胥未返黄粱熟”,这里的“黄粱梦”典故,暗示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而“推枕菀然一梦中”,则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郑国藩的诗歌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每一行诗句都经过精心雕琢,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
  • 意象鲜明:诗中的意象鲜明生动,如“蟠桃”、“瑶池”、“云璈”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 韵律和谐:诗歌的韵律感强烈,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歌的平仄搭配得当,使得诗歌的节奏感更强,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寿林母元太夫人诗》作为一首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诗歌,不仅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在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度上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才华。
  • 文化传承:作为一部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诗歌,它对于研究清末近现代初的文化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连接古今的一座桥梁。

《寿林母元太夫人诗》不仅是郑国藩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能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深入思考人类在宇宙和生命面前的渺小与伟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