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招 题唐六如画黄茅熨斗枋山水卷子为易笏山年丈作

天心独有难平处,飞来一峰孤峭。
七十二愁鬟,但罗罗云表。
任他娲炼巧,怕重有,烂柯人到。
唤起山灵,问谁持去,袖中青小。
乱礁镇无言,西崦外,摩挲断烟衰草。
不见采芝仙,剩沧州画稿。
笔端空翠绕,谩收拾,白云归老。
仗天际,壁立苍茫,破万波昏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徵招 题唐六如画黄茅熨斗枋山水卷子为易笏山年丈作’ 是一句诗,出自明代诗人王世贞的《题唐六如画黄茅熨斗枋山水卷子为易笏山年丈作》。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征招

题唐六如画黄茅熨斗枋山水卷子为易笏山年丈作

唐人画法多矣,惟李伯时、刘松年、马远、夏圭,皆能自成一家。六如独步当行,不落畦径。余于吴门见此卷子,乃知前贤所画,非真山水也。今岁春暮,与张岱书云:“吾辈但能以意运笔,不责工拙,庶几近之。若一一求其似,则终身不能。”又云:“古之人有以一石一树,传千古者,吾未之见也。吾亦愿如此图耳。”因赋此征招之词。

黄茅熨斗枋,高下各千峰。翠微隐深坞,白日悬孤松。

溪声出岩窦,山影入窗空。幽人爱此地,时复一来从。

这首诗是王世贞对画家唐六如作品的评价,他认为唐六如的画法独步当行,不落畦径。在王世贞看来,好的画作应该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境,而不仅仅是追求技巧上的完美。同时,他也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主观性和创新性,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能够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