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夷生日(丙申)

今年岁丙申,今日月初十。
年是母生年,日是我生日。
我年已三十,母寿六十一。
母老儿亦老,儿悲何由说。
半世求禄心,甘为古人拙。
负母一生力,枯我十年血。
维母天地眼,责命不责术。
但母得如此,又敢自暇逸。
千秋非所知,儿死此事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平夷生日(丙申)》是清代诗人郑珍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庭、孝道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平夷生日(丙申)》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厚情感。诗中提到“今年岁丙申,今日月初十。年是母生年,日是我生日”,这不仅是对自己出生日期的记录,更是对母亲生育之恩的感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看作是最重要的道德准则之一,而这首诗则通过具体的生日纪念,展现了对母亲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

诗歌反映了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命哲思。“母老儿亦老,儿悲何由说。半世求禄心,甘为古人拙。负母一生力,枯我十年血。”这些诗句表达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在面对自然规律时的无奈与接受。这种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平夷生日(丙申)》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修养的看法。“维母天地眼,责命不责术”表达了一种对于母亲无私付出的赞美,认为母亲的养育之恩是无法回报的。同时,“但母得如此,又敢自暇逸”则反映了作者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仍愿意尽自己的所能去照顾母亲,体现出一种责任和担当的精神。此外,诗歌中的“千秋非所知,儿死此事毕”还透露出一种豁达和超脱,即使面对生死离别,也选择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承担。

《平夷生日(丙申)》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文化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亲情的珍视,对于人生的感悟,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修养的重视。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庭、孝道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