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诗四首 其三 (壬辰)

绝怜乌子无朝暮,飞去飞来桂树闲。
不以群鸦止贪饱,直须日落始知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杂诗四首·其三》(壬辰)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当时王维在终南山辋川别墅隐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首诗描绘了王维在山水间所体会到的恬静与淡远,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远离与超脱。全诗通过写“竹”、“鹿”和“僧”三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注释:

  1. 独坐幽篁里:坐在竹林深处,独自坐着。幽篁即密林之中的竹子,幽指幽暗。
  2. 弹琴复长啸:弹着琴又长声地呼喊。
  3. 深林人不知:在深深的树林里,人们都不知道。
  4. 明月来相照:明亮的月光照耀过来。

我们可以看出王维对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在自然中寻求的心灵慰藉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