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湾夏暝(庚寅)

窗光落晚翠,庭气霭凉阴。
静数门前树,归来沙际禽。
世涂殊冷暖,人事信升沉。
清净西林月,明明照此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壮湾夏暝(庚寅)》为清代诗人郑珍所作。《壮湾夏暝》是郑珍在庚寅年间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内涵,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该诗及其创作背景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郑珍(1806—1864),字子尹,号柴翁,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他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著作。

  2. 诗歌原文
    窗光落晚翠,庭气霭凉阴。
    静数门前树,归来沙际禽。
    世涂殊冷暖,人事信升沈。
    清净西林月,明明照此心。

  3. 艺术特色:郑珍的诗作常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其诗中的“清净”“明朗”等词汇,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此外,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人生的起伏变化和内心的感悟。

  4. 文化价值:《壮湾夏暝》不仅是郑珍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为后世研究清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郑珍的《壮湾夏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哲理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