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南船去,含悽内暗伤。
此归仍廿日,远别更三湘。
浩荡湖山阔,漂零岁月忙。
主人能送别,何事亦悲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目送南船去,含悽内暗伤。
此归仍廿日,远别更三湘。
浩荡湖山阔,漂零岁月忙。
主人能送别,何事亦悲凉。
“发武陵”是郑珍于清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郑珍,字子尹,号柴翁,是清朝贵州遵义人。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早年曾中举人,后任江苏知县,不幸在同治初年告卒。其创作风格受到许郑(许慎、郑玄)的学术影响,尤其精通文字音韵之学,对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着深厚的研究。
《发武陵》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目送南船远去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悲凉与哀伤。诗中的“此归仍廿日,远别更三湘”反映了诗人长时间离别的辛酸与不舍。“浩荡湖山阔,漂零岁月忙”则勾勒出一幅宽广壮丽的自然画面,而“主人能送别,何事亦悲凉”则揭示了尽管有离别,但主人依然能够表达送别的情感,使得离别本身也显得悲凉。
《发武陵》作为郑珍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扇窥视古人心灵世界的独特窗口。通过这首诗,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文学才华,也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