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写扇头菊花,为周紫卿姻嫂妇人作

重阳时候。帘卷小窗凉乍透。
弄粉调脂。试吮霜毫点染迟。
晚香幽艳。雅韵三秋应独占。
一握风清。遥企芳仪未识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兰孙是清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一位工诗画、善写兰的文人。下面对这首词进行介绍:

  1. 作者介绍:郑兰孙,字娱清,号蘅洲,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和书画家。她的一生颇为传奇,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还在社会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她与丈夫徐鸿谟共同创作了许多作品,展现了他们夫妇二人深厚的情感与才华。
  2. 诗词原文
    重阳时候。 帘卷小窗凉乍透。 弄粉调脂。 试吮霜毫点染迟。晚香幽艳。 雅韵三秋应独占。 一握风清。 遥企芳仪未识荆。
  3. 诗词赏析:郑兰孙的《减字木兰花·写扇头菊花,为周紫卿姻嫂妇人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画面,通过“重阳时候”和“帘卷小窗凉乍透”等描写,传达了节日的氛围与初秋的清爽。词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晚香幽艳”和“雅韵三秋”,既体现了菊花的高洁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4. 创作背景:郑兰孙的这首词是为她的姻嫂——周紫卿所创作的,周紫卿作为姻嫂,可能因其特殊的家庭关系而得到郑兰孙的关注与支持。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交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和家庭关系的某种期待或理解。
  5. 作品影响:郑兰孙的《减字木兰花》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研究清代女性文学和书画的重要文献。她的作品在艺术上具有独特风格,同时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这首《减字木兰花·写扇头菊花,为周紫卿姻嫂妇人作》不仅是郑兰孙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文化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能欣赏到郑兰孙的艺术才华,也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