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剑楼联

排闼两峰青,欣轮奂齐云,环雉堞更上一层,尽见匡庐真面目;
干霄千丈紫,恐锋铓过露,敛龙光深藏什袭,如罗星宿壮心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匣剑楼联”是清代诗人郑瑞麒所创作的对联,它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景观与政治成就的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匣剑楼联”的内容和背景:

  1. 创作时间与作者:“匣剑楼联”的创作时间为清朝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其作者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名为郑瑞麒,字仁圃。他曾任内阁中书、值守军机处,后来外放担任江西九江知府,因其政绩显著,被民众亲切地称为“郑菩萨”。

  2. 作品内容:“排闼两峰青,欣轮奂齐云,环雉堞更上一层,尽见匡庐真面目;干霄千丈紫,恐锋铓过露,敛龙光深藏什袭,如罗星宿壮心胸。”此联为“匣剑楼联”的核心部分,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庐山的自然美景图。第一句“排闼两峰青”描述了两山之峰如同门户一般,引人瞩目,而“干霄千丈紫”则形容山峰之高,紫色的云雾缭绕其中,给人以深远之感。第二句“恐锋铓过露,敛龙光深藏什袭”,则是用一种比喻的方式表达作者对自己才华的隐藏和珍视,同时暗示着内心的沉稳和深沉。最后一句“如罗星宿壮心胸”,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胸襟的宽阔和志向的高远。整副对联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还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文化修养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3.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在清朝时期,九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由于历史上的政治动荡,许多地方官员为了镇宅或祈福,往往会建楼筑阁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匣剑楼”即是其中一例,据说是为了镇压不祥之气而建。郑瑞麒的“匣剑楼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既展示了他个人的文化品位,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情和人们的心理寄托。

“匣剑楼联”是一幅集文学、艺术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郑瑞麒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对于喜爱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副对联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