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红叶

雁边霜醉,骛外霞烘,亭皋晚变荒寒。
大海珊瑚,枝柯一幅晴澜。
胭脂是谁多买,付西风吹上林端。
绚秋色,比花开二月,加倍鲜妍。
犹记绿阴浓处,有玉奴消受,闲倚阑干。
点缀笆篱,老来红亦嫣然。
香沟怕他流断,诉愁心珍重题笺。
归路远,望斜阳山外有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声声慢·红叶》是邓潜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词人在深秋时节的凄凉和对往事的追忆。

词人以“雁边霜醉,骛外霞烘”开篇,描绘了秋天特有的寒霜和晚霞的景象。接着,“大海珊瑚,枝柯一幅晴澜”则通过比喻,将秋日的自然景色与画卷中的美景相比,增添了文学艺术性。

词中通过“胭脂是谁多买,付西风吹上林端”展现了作者对过往记忆的怀念。这种怀念不仅仅停留在视觉上的美,更是情感上的寄托。同时,“绚秋色,比花开二月,加倍鲜妍”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词中也包含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如“犹记绿阴浓处,有玉奴消受,閒倚阑干。 点缀笆篱,老来红亦嫣然。”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青春逝去的感慨,以及在寂寞中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归路远,望斜阳山外有山”,则传达了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往的留恋。整首词不仅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声音,更通过这些细节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声声慢·红叶》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自然景色的词,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心灵的对话。它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那份对过往的怀念、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