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钟馗听鬼吹箫图

萝带山阿,来月底、闲调斑竹。
笑进士、座中倾耳,宫袍披绿。
按谱重修灯似漆,聆音半晌磷为烛。
和鸾吟、小妹嫁谁家,颜如玉。
唐宫梦,妖仍伏。
子渊赋,人谁读。
唱鲍家诗句,定谐新曲。
舞衬天魔群作闹,题残鬼趣添成幅。
更秦楼、声换战场笳,啾啾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钟馗听鬼吹箫图”是一首古诗词。它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赵熙所作,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作者及其艺术成就:

  1. 作者生平与诗歌特色
  • 赵熙的背景:赵熙,字尧生,别号香宋,四川荣县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等职。他的一生虽历经宦海沉浮,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有《赵熙集》传世。
  • 诗歌内容:赵熙的《题钟馗听鬼吹箫图》描绘了一个场景,即钟馗面对鬼魅时聆听其奏乐的情景。诗中通过对钟馗听曲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以及对于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1. 艺术表现手法
  • 意象运用:《满江红》中的意象丰富,如“萝带山阿”、“斑竹闲调”等,这些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 修辞技巧:赵熙的诗作常采用对比、夸张等手法,使诗歌层次分明、意蕴深远。例如,诗中“笑进士、座中倾耳,宫袍披绿”一句,既展示了进士的风采,又通过颜色的变化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1. 文化价值与影响
  • 文化传承:这首诗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神仙、道士题材的偏爱,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情感。这种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屡见不鲜,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
  • 后世评价:赵熙的诗歌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他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前人的长处,更在内容上展现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1. 历史地位与影响
  • 历史评价:赵熙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尽管他在生前并未获得极高的声誉,但其作品在后世逐渐被重新发现和重视,成为研究清代诗歌不可多得的资料。
  • 影响延续:随着时间的推移,赵熙的诗歌不断被后人传诵和研究,成为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1. 现代阅读与鉴赏
  • 现代解读:在现代社会,重新审视赵熙的《题钟馗听鬼吹箫图》不仅是对古代诗歌的一种欣赏,也是对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探究。
  • 教育意义:这首诗可以作为文学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通过学习这首诗,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赵熙的《题钟馗听鬼吹箫图》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