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桃 白桃花

春风吹早,乍搓酥滴粉,清瘦难支。
槛外梨云,分明缟夜同伊。
天然雪儿标格,看一笑压倒红儿,休怜薄命,妆罢朝天,淡扫蛾眉。
记清明坟草离离。
有缟袂婵娟,泪溅花枝。
色相全空,嫌他夕照烘时。
谁遣素心人去,相送处,流水东西。
玄都观里,前度刘郎,霜鬓成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月桃·白桃花》是词人邓潜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感慨的情感。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邓潜(1855-1928),字花溪,清朝贵州贵筑县人。邓潜工诗,晚岁才填词,著作有《牟珠词》一卷。邓潜的作品展现了他深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他的诗词创作不仅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还透露出他对时代变迁的敏锐观察。
  1. 诗词原文
    春风吹早,乍搓酥滴粉,清瘦难支。槛外梨云,分明缟夜同伊。天然雪儿标格,看一笑压倒红儿,休怜薄命,妆罢朝天,淡扫蛾眉。记清明坟草离离。有缟袂婵娟,泪溅花枝。色相全空,嫌他夕照烘时。谁遣素心人去,相送处,流水东西。玄都观里,前度刘郎,霜鬓成丝。

  2. 词意解析

  • 邓潜以“春风吹早”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随后描述梨花如云般飘散,洁白无瑕,与夜色融为一体。这种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纯粹与高洁,也体现了词人的美学追求。
  • “天然雪儿标格”表明邓潜赞美的自然美具有一种超脱世俗的美,不拘泥于形式,更注重内在的纯净与和谐。
  • 词中的“妆罢朝天,淡扫蛾眉”描绘了一位女子精致的妆容和她温婉的形象,这些细节增添了文本的人性关怀和情感深度。
  • “记清明坟草离离”则转入对清明节的描写,通过墓地中草长莺飞的景象,表达了岁月流逝、人事已非的悲凉之感。
  • 结尾处的“谁遣素心人去?相送处,流水东西。”反映了一种离别的伤感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
  1. 艺术特色
  • 《十月桃·白桃花》在语言上采用了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词汇,使得整首词既有古典诗词的庄重典雅,又不失现代感。
  • 邓潜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词人深沉的情感表达。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邓潜展现了他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思考与感悟,使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性和诗意美感。

邓潜的《十月桃·白桃花》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首情感丰富、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通过这首词可以看到邓潜对美的独到理解和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